能量傳輸拓展游戲規則-技巧-心得體會
規則:參賽學員,每名同學拿一塊凹型木板,長度是0.5米,10塊凹型木板拼接起來就是一個近5米的跑道,乒乓球可以在這個跑道上滾動,從起點到終點大約是20米,乒乓球需要傳入20米外的杯子中,才算結束,這就需要前面的同學,當乒乓球經過你所手持的凹型模板后,你就迅速將木板撤了,依次拼接到最后端,循環,才能保障乒乓球的跑道累計到了20米,最后掉入地上的杯子。
活動過程如下:
1、活動開始后,第一輪下來,凹版的坡度太大,加速度太大,乒乓球在3米處,由于速度太快,就飛出了跑道。
2、接下來幾輪,逐步調整了坡度,盡量平緩,但是由于10名選手都站在同一邊,跑道最后接力的時候,沒有接上,兵乒球在5米處有沒有候選銜接好跑道,而無路可走,落地。
3、接下來的幾輪,我們兩邊面對面各站5名同學,這樣就比10人站一排,要更好一些,但是新問題是,杯子在地上,要把乒乓球順利投入杯子,最后的一個凹版必須是和杯口高度高一點點才合適。一直敗在最后一個凹版的高度高出杯口太多,而沒有投進。
4、再然后接下來的幾輪,我們準備調低每一個凹版的高度,先站住,后彎腰,最后蹲在地上,以保證乒乓球和最后一個凹版基本和杯子口高度高一點點準確投入一次之后。
5、最后,我們在之前的基礎上想了一個新的辦法,就是最后一個凹版的高度離杯口近一尺,在杯口用兩個凹版做了一個圓柱形直筒,乒乓球從直筒直達杯口。
能量傳輸關鍵點:放慢速度。不管是最后將凹版依次調整到和杯口上面一點點,還是最后在離杯口一尺的高度,通過2個凹版構成的圓柱形直筒導入到杯口,還是從10人站一排,變成站2排。兩邊各5人,面對面岔開占位,從而方便接力跑位。都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即必須保證乒乓球的速度足夠慢,這樣才有時間思考和組織下一步的動作,慢即是快。
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不管你的其它方面如何,只要乒乓球一快,基本都是落地返工重來。而乒乓球的速度,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有能力可以控制,只需要將凹版的盡量坡度小或者水平即可,要做到這個,一需要明白慢就是快的意識,二就是通過多次重復可以練習,來練習如何平穩的控制乒乓球的速度,即接力補位的銜接。
能量傳輸素質拓展項目要點:
1、慢就是快,控制乒乓球平穩的意識就是慢。
2、如何慢,就需要多次刻意練習重復才能越來越熟練。
3、補位意識也很重要,因為平均每人需要3次補位,才能讓乒乓球順利傳到杯子中,補位的銜接技巧,也需要多次練習才能不斷進步。
4、當你的凹版坡度大了,速度大了,基本都會從你的下一名同學的凹板上飛出跑道,飛出跑道的直接責任是你的下一名同學,但是往上一追溯,其實是你的不到位造成的結果。
能量傳輸總結:團隊作戰的關鍵詞:慢就是快(慢才有時間思考),補位、上下游的銜接技巧都需要刻意練習重復來保障,而能做到刻意練習重復就是要靠不怕麻煩,堅持不斷試錯調整的執行力,執行力強來自想明白了(對某個事情的思考的時間長短,思考的重復次數,思考的深度) ,長期定向的思考必然帶來的是穿透現象看透本質的驚喜,對這個觀念越篤定,執行力就越強。
